专访
乐视体育于2014年3月从乐视网分拆并成立,它并非体育产业的拓荒者。虎扑体育成立于2012年,号称拥有3千万“JRS”。新浪体育曾拥有2010 - 2015年间NBA版权,它们都是更早涉足体育产业的玩家。乐视体育的成长速度着实令人瞩目,在2016年4月13号,乐视体育宣布获得80亿B轮投资,估值达215亿元。按其估值,乐视体育已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体育公司。
乐视体育实现高速成长,这有适逢政策红利的因素。2014年出台的46号文件描绘了“到2025年5万亿体育产业市场”的图景,此图景如同一剂“多巴胺”注入体育产业。在2014 - 15年,体育产业被一举“引爆”,阿里、万达、腾讯等巨头纷纷进入该领域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5年互联网体育行业投资猛增252%。
资本的助推使体育产业蓬勃发展,乐视体育并非出身于BAT却成功崛起,它的另一大成功缘由是打法极为凌厉,花费2亿美元获取英超3年独家转播权,拿出27亿元人民币买下2年中超全媒体版权,乐视体育在体育版权争夺中资金充裕;与此同时,乐视体育的管理团队持续招揽精英,2014年前央视体育名嘴刘建宏、前新浪体育频道合作总监于航、前盈方中国首席执行官马国力相继加入,阵容十分豪华 。
乐视体育有着高额融资与超高估值,还有超豪华团队以及高成长性,其短短2年的成长史宛如一部造梦史。雷振剑作为乐视体育这艘航母的实际驾驭人不无自豪地说,乐视体育应该是互联网公司里在B轮阶段规模最大且发展最快的,不过他们认为B轮估值仍有点低(乐视体育B轮融资准确数据是83亿元,对外整数80亿元公布) 。乐视体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,失去未来5年NBA直播版权后,该如何打造丰富的平台内容,依靠有限年度版权建立的壁垒是否稳固,B轮80亿元融资中签署的上市对赌条约等诸多问题,对一位80后文艺CEO(雷振剑曾于2003年任职新浪娱乐和音乐主编)而言,都是巨大的挑战。
成长于国内体育爆发时间点
2013年,雷振剑在三里屯和朋友聚会,这时他接到贾跃亭的电话,贾跃亭问他要不要做体育,当时的考虑是为乐视网补充内容,促进乐视会员转化,基于此,乐视网诞生了体育频道。雷振剑表示,自己一直坚信体育产业前景广阔,当时得知可以做体育内容很兴奋,不过没想到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。雷振剑还说,贾跃亭是骑行爱好者,而自己从小就是乔丹的粉丝 。两个体育迷满怀激情,都在这件事上下了很大功夫,当时乐视网体育频道在整个乐视业务体系里,已成为成长最快的业务,几乎月环比的用户增长都是成倍上升,雷振剑回忆乐视体育最开始的发展情况时说道 。
而后乐视的生态打法愈发成熟,为乐视体育单独发展树立了样板,乐视体育最终于2014年3月分拆独立,雷振剑成为这艘巨轮的掌舵者。这与直播领域的独角兽斗鱼的诞生轨迹近乎一样,斗鱼曾是在线弹幕网站生放送的游戏板块,当“斗鱼”这个游戏直播子频道关注人数急剧增长时,便拆分独立,凭借不断融资实现高速发展。他们的共性在于正好契合当时产业的爆发时机,其中前者的情况是体育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,后者的情况是竞技游戏等泛娱乐产业正迎来爆发。
为何乐视对版权争夺最凶
相比低调的阿里体育,其布局体育电商、竞猜彩票、约战平台等产业下游,促进天猫体育用品售卖,并与淘宝彩票等各项业务结合,阿里体育要做中国体育经济的基础平台,另一巨头万达则通过入股20%股份、收购盈方体育等掌控上游IP生产资源,乐视体育的打法暴力且直接,它大手笔购买知名赛事版权,能更为迅速地拿到内容。雷振剑觉得内容作为初始入口具备高价值,还是最快速积聚基础用户量的办法。介绍乐视体育内容资源时雷振剑讲,乐视体育全年大概有1.6万场比赛,独家掌控国内体育第一IP、第二IP资源,每年1.6万场已覆盖几乎所有能想象到的项目,并且这个版权周期是3至5年 。
雷振剑认为NBA看球吧,体育产业中,体育的内容平台和媒体属性处于产业链中间位置,他相信,这有一个最大好处,即通过内容版权往上下游走的半径最短,路径最快,它能更快速地构建起产业链和开放生态的闭环。雷振剑曾担任乐视网主编,他希望体育产业在试错过程中能缩短时间,不像影视、视频那样长时间烧钱。要尽快从依靠内容的乐视网2B商业模式,转型成为乐视体育2C的互联网公司。
乐视体育成功拿下英超和中超等优质IP,然而却失去了NBA赛事资源,国内有3亿多受众关注该赛事,采访时雷振剑颇为遗憾地表示,当时他们的决心比腾讯大得多,最后的价格比腾讯高出20% 。但当时正处于贾跃亭在国外“考察”的敏感时期,NBA作为一家很保守的美国公司,不可能在那个时候给我们。事后贾跃亭曾建议避开竞争激烈的转播权竞争市场,进入受关注较小的赛事市场。但毕竟在体育市场里存在“二八效应”,也就是说热门赛事才是影响力和流量的保证 。
乐视体育更注重生态布局
乐视体育高速发展,不是因为没有强有力的对手,国字号的CNTV5不可小觑,背靠体量巨大母公司的新浪体育不可小觑,腾讯体育等等也不可小觑 。重要的一点是,我们本身的商业模式逻辑性很强。从乐视大的生态商业模式来看,从平台到内容、终端、应用的模式已然成熟。将其复制到乐视体育,依靠版权内容,能在赛事运营、智能硬件和增值服务等方面迅速联动起来,进而可以很快建立生态体系。雷振剑在谈及乐视体育的生态布局时这样说道,他觉得乐视体育的壁垒已然很高,体育产业资源的稀缺性比电影及其他资源大得多,这种资源独一无二 。基于互联网的内容平台向产业链上游发展,进入赛事、场馆、球队、人这四个IP的核心构成部分,在这四个IP的核心领域,据我个人判断,由于该产业缺乏第三方数据,我认为自己已在差不多第一的位置 。
乐视分拆乐视体育的举措给大家带来一个疑问,新浪体育、腾讯体育当前都仅是母公司的事业部,分拆能否取得乐视体育的发展速度?雷振剑觉得从逻辑上讲都可行,但不认为在当下的产业中,其他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有机会 。坦率地说,在我看来,新浪体育和腾讯体育除了生态模式不完善外,更大的差别在于贾跃亭。其他家很难愿意拿出30%的股权给团队,这个比例在大部分体制内的创业中是从来没有过的,基本上能有15%就很不错了。
国内体育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发展空间巨大
目前国内体育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约为0.7%,在世界范围内,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大约占GDP的1%至3%,目前体育产业正摆脱政策主导、市场化程度低的束缚,在2025年体育产业5万亿愿景的情况下,现今体育产业并未形成类似“BAT”那样的割据格局,应该说包括乐视体育在内的互联网体育产业公司都存在机会。
雷振剑谈及乐视体育未来的想象空间时表示,乐视体育可参照几个对象,其中一个市值约1000亿美元,另一个是未上市的ESPN(美国的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),其估值大概在500亿美元左右。体育产业在中国才刚刚起步,即便我们在2018年、2019年实现了上市,体育产业在中国也仅仅发展了三五年,鉴于中国有着庞大的爱好体育的人口基数,所以我坚信乐视体育未来的成长空间必定能够超过ESPN。
“文艺CEO”雷振剑最后满怀情怀地讲道,我们的使命是让每个人更好地参与体育,让真正的体育走进每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的心中,成为生活方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他还说,当我们年老时,能够祖孙三代一起支持属于每座城市的球队,这是他最大的期望 。
NBA看球吧一个专业为球迷提供足球直播,NBA直播及各种综合体育的赛事直播网站,NBA看球吧第一时间更新比赛的直播信号,赛后的录像集锦,热门的体育资讯,我们最大的特色是高清官方解说,给你不一样的体验!
Copyright © 2021- NBA看球吧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