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晨报报道:新赛季CBA联赛预计下月再度开赛,近期中国篮球界经历了一段十分不平静的时期,合同争议、球员流动等问题接连发生。巴特尔以极其优厚的报酬签约新疆广汇,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,尽管双方都否认了450万的年薪传闻,新疆队还提供了大巴注册时月薪6万元的证明,但这一事件仍然激发了公众对CBA球员薪资水平的探究,大家都很感兴趣
现状·450万元身价 巴特尔堪称大佬
CBA的各支球队散布在全国各个地方,各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存在差异,所以球员们的薪水也不一样。一般来说,现阶段CBA的核心球员的年薪能够达到三十万到四十万人民币。当然,这是仅指打球获得的报酬,并不包含广告合作费、转会补偿等额外收益。
CBA当中,拿钱最多的球员(不包括广告收入)是巴特尔,两年前他在北京首钢队的时候,年薪几乎达到了300万,现在去了新疆,身价已经接近450万,在国内篮球界绝对算是顶级身价,就算是易建联这样的热门新秀也比不上他。据了解,易建联在广东宏远队的时候,年薪大约是120万NBA看球吧,就算加上广告费,总额也不到300万。当前,许多团队的核心成员每年赚取的报酬大概在三四十万上下,国家代表队的成员年收入则通常达到四十余万。
广东宏远、福建浔兴、浙江广厦等俱乐部在资金投入上相当大方,这些队伍的核心球员薪资普遍超出CBA整体待遇,例如广东宏远的杜锋与朱芳雨两位核心,其年薪均达到近百万元级别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吉林队这类传统强队的经济预算较为紧张。概括来看,北方球队的球员待遇普遍不如南方球队。
据消息人士透露,CBA运动员的经济补偿方式多种多样,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年度固定薪酬和月度工资两种模式。运动员从事比赛活动的报酬通常涵盖固定月薪、训练津贴、联赛出场提成、胜场奖金、连捷奖励、排名奖励等部分。此外,CBA运动员还可能获得其他额外收益,比如广告代言、商业赛事参与以及转会身价等。假如被选拔进入国家代表队,每月能够领取不低于两千元的训练补助。
历史·职业化12年 球员收入稳步上升
CBA联赛自1995年转为职业化之后,至今已经度过了十三个年头。这些年当中,联赛推行了多项变革,随着这些变革的推进,球员们的薪酬待遇也随之提升,整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。
据消息,CBA刚开始职业化时,奥神队的马健拥有球员最高薪水,这位被称为“中国篮坛第一狂人”的球员年收入约为80万元左右(1999年已进入百万身价行列)。那个时期,八一队的刘玉栋也能拿到大约50万元,吉林队的孙军大致也是50万元,首钢队的巴特尔则是60多万元。当时,不少国家队成员的年薪都能超过30万元。当然,也有收入不及此标准的,例如胡卫东、郑武、李晓勇这些人,他们的年进项大致在20万元上下。
1999年左右,CBA运动员的报酬再次攀升,以出手大方的广东宏远为例,其核心队员的年薪已经突破三十万元,而经济状况一般的山东队,其主力战将的年收入也达到了六万以上。2005-2006赛季期间,排名靠前的几支球队的核心球员年收入通常在60万到80万之间;普通位置上的球员年收入也能达到20万到30万;而替补和年轻球员的月薪则介于2000元到5000元之间。
那个阶段,CBA里头,巴特尔拿到的薪水是最高的,易建联这些名气响亮的球员,虽然年薪没到一百万,不过算上广告宣传费之类的其他收入,每年也能赚到将近两百万。
CBA职业化改革推行之后,广东宏远始终是众多球员心仪的俱乐部,新疆则是另一家实力强劲的豪门,这两家俱乐部每年的资金投入大致相同,都在1000万元上下,而普通俱乐部的年预算通常介于700万到800万元之间,资金规模相对较小,因此,俱乐部在球员身上的花费自然会更为有限,特别是对于核心球员的薪资待遇。有消息透露,很多俱乐部的核心球员收入几乎占据队伍整体薪资的大半,像胡卫东、孙军这些正值巅峰的球员就属于这种情况。
尴尬·月薪1500元 “板凳”回流低级联赛
CBA球员的报酬在职业化进程推动下确有增长,但就增长速率和增长量而言,篮球领域的进步远逊于足球,足球的产业化进程比篮球早了整整一年。以运动员的经济回报为标准,CBA球员的年收入水平显得有些不够突出。
职业联赛开展后的第二期,不少普通人变成了千万家翁,这是中国足球前辈金志扬的评论。然而,时至今日,能够拿到一百万年薪的CBA运动员屈指可数。实际上,在多数CBA俱乐部里,核心球员能够拿到三万左右年薪就相当不错了。在这些主要由新秀组成的队伍里,能拿到年薪10万的球员非常少见,许多人的月收入大约在4000元上下,也有少数人每月只能领到1500元。
还有部分无法获得足够比赛时间的小球员,经济状况十分拮据,导致许多有天赋的年轻球员选择离开CBA,前往更低层次的联赛发展。有媒体人透露,一位颇具发展前景的球员,在一家北方CBA俱乐部受限于教练组的战术部署,上场次数寥寥无几,每月仅获得2000元报酬,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,他最终加盟了非顶级联赛,月薪立刻提升至8000元。
这类状况并非孤例,CBA联赛调整十二个年头以来,出现这种“返潮”现象确实令人难堪。怎样应对,可能更加棘手——要制止此类情况就必须提高薪水,依赖那些本身就不赚钱或者利润微薄的俱乐部再出钱给新人加薪,显然不太可能实现,难道非要管理机构自己掏钱?要是任其发展,岂不是给中国篮球的退步埋下隐患?所以说,这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。晨报记者 亢雪松
下一篇: 返回列表
NBA看球吧一个专业为球迷提供足球直播,NBA直播及各种综合体育的赛事直播网站,NBA看球吧第一时间更新比赛的直播信号,赛后的录像集锦,热门的体育资讯,我们最大的特色是高清官方解说,给你不一样的体验!
Copyright © 2021- NBA看球吧. All Rights Reserved.